市委办公厅 市政府办公厅
印发《关于加强钱塘江两岸规划统筹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时间:2019-09-05 15:04 来源:“中国杭州 - 杭州西湖高级中学官网”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市委办公厅  市政府办公厅

印发《关于加强钱塘江两岸规划统筹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直属各单位:

  《关于加强钱塘江两岸规划统筹管理的实施意见》已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9年8月29日



关于加强钱塘江两岸规划统筹管理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钱塘江两岸规划统筹管理工作,推动《杭州市拥江发展行动规划》(以下简称《行动规划》)落地实施,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和市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统筹规划为抓手,强化规划牵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着力将钱塘江两岸建设成为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级滨水区域”。

  (一)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准确把握钱塘江两岸保护与利用、生态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关系,全面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管控要求,在保护中实现合理利用、科学利用。

  (二)坚持统筹协调、多规融合,加强钱塘江两岸城乡空间统筹布局,促进区域统筹,实现上下游、左右岸协调发展。

  (三)坚持统分结合、分级管理,对涉及钱塘江两岸用地空间布局的各类规划,加强编制和实施工作的统筹协调,实现以统为主,以分为辅。

  二、科学划定规划管控区域

  对《行动规划》确定的钱塘江两岸规划范围,由市拥江办会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根据具体区域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划定核心区域、重点区域和一般区域。核心区域包括江中沙洲岛屿、沿江一线的湾口、三江交汇口和发展地标节点等生态、文化和发展敏感区域。重点区域包括江海湿地、《行动规划》确定的重要文化场景地区、城市和区级中心地区以及沿江城镇的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地区。核心区域和重点区域以外的地区为一般区域。

  三、加强规划编制计划管理

  对钱塘江两岸规划编制实行计划管理。跨区流域类规划,重点区域和核心区域的概念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等各类规划的编制,应纳入计划管理。由市拥江办牵头,结合相关地区和部门意见,提出规划编制建议,涉及空间开发保护的规划项目,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统筹纳入市规划项目编制年度计划。相关地区和部门要按计划组织规划编制。对上级部门下达的规划编制任务,应及时纳入规划编制计划并组织编制。

  未列入编制计划的相关规划,原则上不予审批。确需补充列入编制计划的相关规划,应征求市拥江办意见并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同意。

  四、加强规划编制及项目方案管理

  (一)明确规划编制职责

  跨区流域类规划,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或市级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编制。重点区域和核心区域的概念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在市区范围内的,原则上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组织编制,在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范围内的,由属地政府组织编制。涉及多个区、县(市)的跨区域概念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等规划,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组织编制。

  (二)加快推进跨区流域类规划编制

  落实《行动规划》要求,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会同有关地区组织编制钱塘江流域两岸综合保护与利用实施导则(以下简称“实施导则”)、多规融合空间统筹规划、总体城市设计及控制导则以及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会同市级主管部门组织编制钱塘江两岸生态保护、文化、综合交通、道路线网、供水、排水、污水、电力等重大工程和跨区域市政基础设施等规划;由市级主管部门会同其他相关地区和部门组织编制钱塘江两岸海塘遗址保护与利用、旅游业发展、绿道系统及公共空间、景观照明等重大规划。

  (三)加强节点类规划编制管理

  钱塘江两岸各类规划必须落实《行动规划》和红线、岸线、高度、风貌等管控要求,局部规划必须符合跨区流域类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必须落实《行动规划》、“实施导则”等跨区流域类规划、节点类规划要求。

  重点区域和核心区域是钱塘江两岸保护和发展的重要节点,各地区要根据《行动规划》要求,深入开展研究,优化重点区域和核心区域各类规划,完善功能定位,落实风貌管控要求。

  (四)加强沿江重要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管理

  钱塘江两岸的建筑是钱塘江两岸景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区域和核心区域的重要建设项目要按照《关于加强杭州市特色风貌和建筑景观管理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加强设计方案管理,注重功能完善、风貌协调,提升建设水平。市拥江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要加强对核心区域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的指导和监督。

  五、加强规划报批前统筹管理

  建立由市拥江办牵头,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发改委、市建委、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参与的钱塘江两岸规划管理联席会议制度(以下简称联席会议)。跨区流域类规划、重点区域和核心区域各类规划在正式报批前,由市有关部门或相关区、县(市)拥江办提交联席会议研究。市拥江办应在15个工作日内出具书面研究意见。

  六、加强规划协同和成果统一管理

  加强多类型、多专业、多部门规划之间的衔接,实现钱塘江两岸空间规划一张图,避免空间利用冲突。涉及城乡空间利用的各层次、各类型规划,应依托“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和地理空间框架进行编制,确保规划内容在统一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空间位置上落地。涉及空间位置的电子图纸应以ArcGIS格式矢量图提交。

  规划经批准后,组织编制单位应将完整规划成果(含纸质成果和电子数据)提交市拥江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进行成果审查,对符合要求的规划,应及时存档并上传至相应信息平台。

  七、强化规划修改和实施全过程监督

  加强规划修改工作的管理,增强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钱塘江两岸各类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跨区流域类和重点区域、核心区域各类规划涉及空间结构、用地功能、整体风貌等重大修改的,应向市拥江办提出申请,并经联席会议研究通过后方可按规定程序调整,并按程序报批。

  健全规划实施监督机制。由市拥江办会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钱塘江两岸各类规划实施的监督,不定期开展检查督查。未按计划做好规划编制或未落实上位规划要求的,由市委督促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通报和问责。未落实上位规划要求的编制单位,由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并通报。建立规划实施监测制度,依托杭州市“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加强对钱塘江两岸各类规划实施的监测,动态掌握城乡建设情况。

  八、加强经费保障

  根据事权和财政体制保障规划经费,建立事权财权相匹配的规划经费分级保障机制。市级财政部门要集中力量支持拥江发展重点规划项目,优先保障规划导则、专项规划、概念规划、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经费。各规划实施主体要将拥江发展规划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